今年以來,化妝品行業推新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共計有12.7萬件新品誕生,同比下跌7.3%;時間線拉長,1-9月共計注冊備案了38.7萬件新品,同比下滑9.6%。

當懸在化妝品企業頭上的“緊箍咒”進一步收緊,疊加流量紅利見頂、存量市場內卷加劇等因素,大部分企業推新愈加謹慎;但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促使不少企業仍寄希望于通過新品拉動業績。

本文將以1-9月主流電商平臺美容護膚TOP100品牌為觀察錨點,探討以下三方面內容:
1. TOP品牌推新有何變化,各類型品牌在新品打造上有何區別?
2. 新品數最多的是哪些品牌,瘋狂推新背后有何共性?
3. “寒冬”之下,品牌該如何打造新品?

TOP10品牌:
歐萊雅銳減39%,珀萊雅戰略調整

整體備案量下滑11%
今年前三季度,TOP10品牌推新節奏明顯放緩,累計推出360件新品,同比下滑11%。
具體到品牌端,10個品牌中新品數較去年同期下滑的占據6席,韓束、歐萊雅、雅詩蘭黛、赫蓮娜、玉蘭油、自然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歐萊雅創下最大跌幅
其中,歐萊雅累計注冊備案了880件新品,遠超其他品牌,但今年前三季度僅備案了31件新品,同比下滑39%,創下最大跌幅。時間線拉長,近年來歐萊雅在中國略顯保守,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1.88%。
珀萊雅加速沖擊高端美白市場
在一片“跌”聲中,珀萊雅、蘭蔻、海藍之謎、sk-ii呈正增長態勢,其中,珀萊雅前三季度共推出52件新品,同比飆升73%,近3年復合增長率為15.13%。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在特證含金量越來越高的當下,珀萊雅今年共注冊了15件新品,這些新品頗具看點:一方面對大單品雙抗精華進行升級,推出集抗初老、美白兩大熱門功效于一體的全新雙抗精華特證版;另一方面,重磅推出「粉寶石系列」(蘊能集光水、乳、液、眼霜、潔面),以Symwhite377+煙酰胺+九肽-1為核心成分,專研熟齡肌女性的美白需求。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珀萊雅就已推出定位高端美白市場的「啟時光蘊」系列,可見,珀萊雅正加足馬力推出兼具產品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美白線,向高端美白市場發起了沖鋒。

TOP主流國貨:
谷雨飆升106%,薇諾娜暴跌90%

在TOP100品牌中,不乏主流國貨品牌的身影,如谷雨、可復美、薇諾娜均躋身TOP15陣營,業績表現亮眼。在推新上,它們也呈現出一些共性:
整體備案量下滑24%
今年1—9月,TOP主流國貨品牌共計注冊備案了近200件新品,同比下滑24%。
把時間線拉長,過去三年來,TOP主流國貨品牌新品數一路飆升,復合增長率均呈增長態勢,典型如谷雨,復合增長率高達232%,今年1—9月已推出68件新品,超過去年全年新品數(66件),今年Q3注冊備案了33件新品,同比飆升106%。
相較而言,薇諾娜推新略顯保守,今年1—9月共計推出14件新品,同比銳減61%;Q3僅有2件新品,暴跌90%。
主打提亮、修護、控油功效
從功效宣稱來看,上述主流國貨品牌推出的產品中,前三大關鍵詞分別為“提亮”“修護”“控油”。頭豹研究院數據預測,2028年美白市場規模將增至1087億元,復合增長率12.3%。
典型如谷雨,基于核心成分光甘草定打造的美白產品矩陣,在谷雨邁向50億元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HBN,繼A醇之外,又與α-熊果苷深度綁定,推出如發光精華、原白水乳、原白霜等系列產品,以“原生白”理念站穩腳跟。

這些TOP品牌印證了當前美妝市場的成功法則——在熱門賽道做到極致,通過自研成分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
聚焦面膜、精華賽道
具體看細分品類,上述主流國貨品牌主要聚焦于面膜、精華、化妝水/爽膚水三大品類。
據用戶說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面膜市場或將突破1464億元。廣闊的藍海賽道,意味著更多的掘金機會。fan beauty diary就是靠面膜發家,雖然目前已布局了美容儀、身體護理、口紅等賽道,但真正撐起營收的仍舊是面膜,如“VC大桔美白面膜”今年618在李佳琦直播間創造了10秒賣出10萬盒的奇跡,銷售額達2000萬元。
而在今年,奕沃、C咖亦紛紛推出多款面膜產品,試水面膜賽道。

TOP白牌:
新品數與GMV掛鉤,主打“抗衰”

TOP100陣營中,流量品牌亦占據一席。這些品牌擅長批量化產出素材,通過高投流集中打爆高毛利單品,在短時間內崛起,甚至力壓經典國貨乃至國際大牌。在推新方面,它們也呈現出一些特點:
整體備案量增長10.8%
今年前三季度,TOP流量品牌累計注冊備案665件新品,遠超TOP10品牌(362件)和TOP主流國貨品牌(194件),較去年同期上漲10.8%。
嬌潤泉“啞火”,三精制藥加速上新
以新晉“黑馬”三精制藥為例,前三季度已推出92件新品,是去年全年(15件新品)的6倍之多。伴隨新品數激增的,是其GMV呈火箭式增長——今年9月,三精制藥GMV突破1億,躋身抖音美妝TOP18,位居主流平臺護膚TOP28,而去年其還是“查無此人”的處境。
新人笑背后是舊人哭。反觀嬌潤泉,曾躋身2024年Q3抖音美妝TOP20榜第11名,今年同期卻跌落百名開外。業績“啞火”背后,其推新也陷入“停滯”——今年第三季度僅推出3件新品,同比下滑80%;1-9月共推出6件新品,同比下跌75%。
深挖消費者核心抗衰訴求
從功效來看,流量品牌大多圍繞抗衰、美白做文章。在備案產品中,“抗皺”“滋潤”“緊致”是商品名里的三大高頻關鍵詞。而抗衰,正是消費者使用護膚品的核心訴求。
以今年3月橫空出世、7月GMV便破億的護膚品牌veirfoo為例,目前已推出16件新品,覆蓋面膜、素顏霜、眼霜、乳液等多個品類,形成相對完整的基礎護膚矩陣,主打產品DNA鈉水光膠原蛋白膜,以PDRN為核心成分,宣稱“激發膠原活力、緊致塑顏”等功效。
美詩亦是如此,主打抗衰,推出了貴婦膏、抗皺乳、眼部精華油等單品,明星產品包括MEICHIC三型膠原抗皺乳、MEICHIC美詩八佰珍萃參靈貴婦膏等,憑借高端、高奢成分凸顯抗衰功效,直擊熟齡女性護膚痛點。

新品數TOP10品牌:
白牌霸榜,主流品牌缺席

TOP10陣營“大洗牌”
2025年Q3,推出新品最多的TOP10品牌分別為恩妮、SADOER、花校長、糖果小姐、瑞比、伊美、Novo、GAOY、KeKe Mood、OXX,相較于去年同期,除恩妮、SADOER堅挺之外,其他均為“新面孔”。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Q3新品數TOP10榜單中,既無國際大牌的身影,也無國貨品牌的蹤跡。維度擴至1-9月,推新TOP10陣營中,小眾品牌幾乎霸榜,與銷售額TOP100榜并不重疊。
新品數逆勢增長21%
在備案大盤遇冷的背景下,2025年Q3新品數TOP10品牌累計推出4000余件新品,同比增長21%,平均每個品牌的推新數達44件。新品數TOP3的門檻線,也從去年同期的400+件提升至500+件。
聚焦美甲護理賽道
從品類來看,這些瘋狂推新的品牌,主要聚焦于美甲護理。
2025年Q3新品數TOP10品牌中,恩妮(754件)、花校長(555件)、糖果小姐(541件)、瑞比(362件)、GAOY(342件)、OXX(288件),均聚焦美甲,產品涵蓋甲油膠、美甲清潔水、免洗造型凝膠等不同產品。再看2025年1-9月新品數TOP10品牌中,聚焦美甲護理的品牌占據了7席,蜜糖小姐、恩妮、花校長、寶詩曼、糖果小姐、GAOY、娜逸絲位列名單中。

美甲新品逆勢上揚,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美甲護理賽道迎來千億藍海,根據《2024全球美甲用品市場分析報告》,2032年將增長至36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47億元)。二是,完整版安評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他品類的備案,相較之下,美甲護理類產品因工藝門檻相對較低且無需進行功效宣稱評價,因而并未受到沖擊。

游戲規則正在被改寫
曾幾何時,化妝品行業是“爆款”頻出的流量天堂。然而,時過境遷,品牌推新正在戰略性收縮:2024年,全國累計注冊備案55萬+件化妝品,同比減少3%;今年延續了這一下滑態勢,1-9月新品數同比下跌9.6%。
野蠻生長時代落幕,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供給側改革:
合規門檻進一步提高
今年新品數進一步回落,究其原因,或為完整版安評(完整版產品安全評估報告)落地,行業推新進入“最嚴時代”。
按照要求,完整版安評自2025年5月1日起落地執行,直接延長了上新周期、拉高了開品成本,致使注冊備案門檻提高。與此同時,完整版安評雖已實施,但尚存諸多寬泛模糊之處,其具體執行力度、方式也尚需細化規范,因而不少企業處于觀望、摸索階段,推新自然進入“冷靜期”。
當然,新品數量的下降,是市場理性的回歸。監管的收緊與市場的內卷,看似是枷鎖,實則是行業走向成熟的“催化劑”,它迫使企業放棄短視的投機行為,回歸產品與品牌的長期主義。
SKU數量不再是決勝點
在備案大盤下滑的背景下,TOP10品牌(-11%)、TOP主流國貨品牌(-24%)推新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唯有TOP流量品牌新品數逆勢上揚(+10.8%),顯然,通過批量推新、篩出爆品來刺激GMV,仍是流量品牌的一貫打法。
然而,在存量競爭中,同質化成為致命傷,“成分雷同”“概念跟風”導致價格戰成為常態。白牌通過快速推新拉動業績,但缺乏產品力和品牌力的新品,終究無法長期撐起品牌在銷售榜上的排名。

TOP100榜單與新品數TOP10榜單并不重疊,也印證了這一點,未來的競爭,不再是SKU數量的競賽,而是品牌深度、科技高度與用戶關系親密度的較量。
找準高增長賽道是關鍵
監管收緊、線上流量紅利見頂、存量市場內卷加劇,這三大壓力共同作用,企業陷入“不推新等死,推新品找死”的兩難境地。
主流品牌選擇用“數量減少”來回應這種集體焦慮,轉向更為審慎地精耕細作。而盲目推新無異于火中取栗,找準賽道,挖掘需求,是打造一款成功新品的第一步。
從品類來看,TOP品牌最青睞的護膚品類前三細分類目分別為面部精華、面膜、面霜。這與線上各品類銷售規模相呼應。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2025年1—9月,護膚品類中面部護理套裝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銷售額突破450億元,其次為精華類產品,銷售額接近400億元,面霜、面膜緊隨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護理套裝、精華、面膜、防曬、身體護理市場規模均達百億以上,且銷售額呈兩位數增長,精油芳療銷售額也同比增長26.5%,顯然,這些細分市場增長潛力大,蘊藏著出圈機會。
再回頭看TOP100品牌,它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新品不在多而在于精,在全新的游戲規則下,成功的新品必須是一部“精準定位、科技驅動、價值共鳴”的三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