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代工企業能夠給品牌提供90分的優秀配方,但是99分的杰出配方卻更容易出現在中、小型生產企業中。”彤顏創始人琚建偉說道。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化妝品代加工企業,彤顏雖規模不算大,但它曾為隆力奇等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做過代加工。如今在全球范圍內,它更是許多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
彤顏究竟有何底氣,能獲得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青睞?
小代工廠也能接國際大單
走進彤顏位于上海奉賢區的產業園區內,兩座正在新建的廠房吸引住了美研君的目光,它們正是彤顏與某國際知名品牌合資建造的生產工廠。
在國內化妝品代工領域,代工企業想要與外資品牌合作并不容易。“外資品牌對工廠的技術原料等各方面要求十分嚴格。”琚建偉表示,外資品牌在挑選工廠時,對工廠的研發實力、生產條件、品質管控等各個細節的要求非常之高。國外客戶需對合作代工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審核,包括工廠的質量,企業管理的體系,再到法律法規的各個層面。

彤顏創始人琚建偉
然而縱觀國內化妝品代工企業,符合要求的企業其實并不多。不少代工企業還只是停留在生產加工階段,自主研發能力亟待加強。而在軟硬件等實力上都能滿足國際品牌要求的企業中,彤顏恰是其一。
在研發軟實力上,過去多年來的研發經歷為琚建偉積累了深厚的經驗。作為化妝品配方高級工程師的他,曾參與過很多本土一線品牌第一代產品配方的研發工作,見證許多本土品牌的從0到1,是上海第一代做配方研發的技術人員。
如今,他不僅承擔著彤顏創始人的角色,更是彤顏研發團隊的領頭羊。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研發團隊已成功研發出數十項發明專利,涵蓋了熱銷的水乳霜、潔面等產品。其中,能夠將普通水分子制備成性狀穩定的小分子團的3D極化補水技術專利,能進一步提升補水產品對皮膚的滲透力,是化妝品補水領域一大創新。
當然,想要做好一款產品,選用好的原料十分重要。如同烹飪,沒有新鮮的食材,哪怕技法再高超的米其林大廚也難以做出美味佳肴。
為了最終的產品質量,彤顏對原料供應商的選擇也十分慎重。直至目前,彤顏已經與巴斯夫、陶氏化學、贏創、禾大、羅氏、道康寧等國際知名原料公司展開合作。除此之外,彤顏還擁有先進的原料復配技術,為國際知名品牌提供由多種原料合理調配加工而成的復配混合物。
做好產品 生產實力也得跟上
光有研發軟實力還不夠,企業還需有相匹配的生產能力才能輸出高品質的產品。這方面,彤顏也不落后。
2016年,上海寶山工廠7000平方米廠房產能飽和后,彤顏位于上海奉賢區的新工廠開始正式投產使用,彤顏也正式成為“東方美谷”中的一員。新工廠生產基地面積達25000平方米,擁有8條高效生產線,可以達到20條普通生產線的生產能力,膏霜日產能高達110萬瓶,面膜80萬片。

除了硬件設施之外,對生產環境的管控也是驗廠的考核標準之一。對于一個代工企業而言,生產條件是否達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其如何處理水和空氣。“化妝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最常接觸的就是水和空氣,如果空氣和水在生產過程中被細菌污染,化妝品的安全性根本無法保障。”琚建偉解釋道。
為了從生產端保障產品品質,彤顏上海工廠的水處理、空氣處理系統都采用了高級耐腐蝕的不銹鋼材質,保證在生產過程中管道不與水和空氣發生反應。
與此同時,彤顏的生產車間均采用GMPC凈化標準,車間內的稱量間、灌裝間、包裝間等都按照生產流程和工藝進行合理布局。具備良好的生產規范和生產設備的新工廠,獲得了國際通用的GMPC化妝品生產認證。
而另一方面,較為靈活的生產模式也為彤顏贏得品牌青睞。一般而言,考慮到生產成本因素,企業更偏向于與訂單量大的品牌合作,而彤顏充分考慮到品牌的試錯成本,為品牌的新品提供小批量生產模式。也就是說,品牌方可以充分根據新品在市場上的反饋情況,靈活制定下一階段的生產目標。
正因軟硬件實力兼具,加之靈活的生產方式,國內外各大品牌采紛紛向其拋出橄欖枝。
OBM服務模式是未來主流趨勢
2017年,中國化妝品零售總額達2514億元,近千億的化妝品市場催生了數以千計的化妝品代加工企業,既有科絲美詩、科瑪等動輒年銷三、四十億的國際代工巨頭,也有許多中、小型代工企業,化妝品代工行業群雄逐鹿。
然而和大企業相比,中、小型代工企業在大批量生產上不具備成本和規模優勢,很難與有較大規模的企業相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代工企業該如何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代工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獲得突圍,就必須要找準自身的優勢,與大型化妝品代工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必須找準自己的賽道,而不是盲目追隨。”琚建偉如此說道。
“我們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和不同的領域搜尋最新、最安全、最安心、最有效的原料,運用到新品的開發中。”琚建偉表示,中、小型代工企業在技術上更新迭代較快,可以為品牌輸出與世界同步的最新技術,這是中、小型代工企業的優勢之一。
而另一方面,中、小型代工企業更能為品牌提供定制化、深度的服務。眾所周知,在化妝品代加工領域,配方同質化情況十分嚴重。在客戶數量飽和、客戶需求多樣化的雙重壓力下,不少代工企業只是將配方做一些簡單的調整就提供給客戶。

如何在同質化的產品中脫穎而出?“中、小型代工企業可以為品牌提供精品。”琚建偉認為,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代工企業可以聚集更多的資源和一流的研發團隊,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配方研發方案。不僅如此,中、小型企業更是可以為品牌提供從原料到配方再到包裝等各個環節的全套生產方案。
事實上,隨著化妝品市場的逐漸細分化和專業化,深耕細分領域的專業小眾品牌在未來有無限潛力。產品的專業化和細分化的趨勢也就進一步要求代工企業不僅需要擁有過硬的研發實力,同時還需具備洞察消費者需求的潛力,以及定制化的能力。
這也意味著,未來,代工企業的服務不是只停留在代加工上,而是需要其提供從原料、包材、加工到品牌策劃營銷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也即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服務模式。
2017年,科絲美詩和韓國科瑪相繼從傳統的ODM/OEM向OBM角色轉變,我們不難看出,OBM模式將是化妝品代工領域的主流趨勢。
“在這個以競爭為手段,最終以實現共贏為目的的世界中,任何生產型的代加工企業都有機會。”琚建偉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