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法國護膚品牌Cetaphil絲塔芙(下稱絲塔芙)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發布了一則“打假”聲明。在該聲明中,絲塔芙直接公開點名15家淘寶店,稱官方從未對這些店進行授權或供貨,請廣大消費者謹慎選擇。
圖源絲塔芙官方微信公眾號
在美妝行業假貨橫行的當下,包括絲塔芙、芙清等在內的美妝品牌接連親自下場打假,再次為行業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敲了一記警鐘。
未經授權
15家店鋪上“黑名單”
絲塔芙在聲明中強調,目前,經其授權的銷售渠道僅為Cetaphil絲塔芙天貓旗艦店、絲塔芙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品牌線上授權的專賣店及平臺自營渠道,以及品牌線下授權的零售商渠道。
而包含“絲塔芙海外直郵店”、“絲塔芙活動專場店”、“絲塔芙直營店”等在內的15家淘寶店,均為非品牌官方授權和供貨的渠道。
從價格上來看,這些未經授權的店鋪中銷售的絲塔芙產品,價格普遍低于品牌旗艦店。譬如,原名為“Cetaphil海外直銷店”內賣的絲塔芙保濕潤膚乳價格為78元,而該款產品在絲塔芙天貓旗艦店的售價為159元,價差近兩倍。
化妝品觀察搜索發現,絲塔芙渠道亂象由來已久。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吐槽”在非官方渠道買到絲塔芙假貨的現象屢見不鮮。
比如近日,一小紅書某博主發文稱,其在“Cetaphil海外直營店”購入了兩瓶絲塔芙“大白罐”面霜,“本以為撿到便宜,但經過對比后證實是假的,想再打開購買鏈接時發現已被刪除”。在該貼下,還有不少消費者留言稱有過相同的遭遇。
截自小紅書
在“打假”聲明的微博下,也有消費者評論道,在未經授權的店鋪購買了“大白罐”,“用后過敏發癢,現在該店鋪改頭換面成另一家店繼續售假,不知如何維權”。
聲明發布一天后,化妝品觀察發現,被“點名”的店鋪已經悄然整改。截至發稿,大部分店鋪已改名,新名稱中不再帶有“絲塔芙”、“Cetaphil”等字樣,比如,“絲塔芙海外直郵店”改名為“JIZZ海外國際”,“絲塔芙活動專場店”改名為“優加全球護膚甄選店”,且這兩家店內已無絲塔芙相關產品的身影。
而“Cetaphil海外國際”和“絲塔芙品牌折扣店”,分別更名為“紐菲斯香港站”、“小嵐悅美妝全球美妝代購”,目前仍有相關產品在進行銷售。“絲塔芙全球代購小店”、“絲塔芙全球代購小鋪”等,則仍以原名稱在維持經營。
真假難辨
是“代購”還是“高仿貨”?
據公開報道,絲塔芙于2002年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在當時代運營商的操作下,絲塔芙以電商作為主要分銷渠道。憑借“溫和”“安全”等產品特點,絲塔芙快速在消費者中建立起口碑。
數據機構報告顯示,2013—2016年,絲塔芙明星單品潔面乳的市場份額,在潔面類目中長期穩居前三。但“口碑營銷”的弊端也在此時顯現,假貨、高仿等產品開始泛濫。
2014年,絲塔芙母公司高德美收回品牌所有權,成立直營團隊,由高德美旗下子公司科醫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負責運營,也即是此次“打假”聲明的落款方。
聲明發布后,化妝品觀察第一時間咨詢了名單中的“Cetaphil海外直銷店”、“紐菲斯香港站”等店鋪,其店內客服均表示,產品“保證正品”、“由保稅倉發貨”。在問及是否有授權等問題時,客服則不正面回應,表示“只是代購”。
而據此前報道,有行業人士直言,“這些(售假)渠道大多自稱代購,但背后其實是高仿貨的灰色產業鏈。”
圖源絲塔芙官方微博
還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絲塔芙生產企業為高德美加拿大公司。2018年雀巢江蘇泰州絲塔芙工廠建成后,部分絲塔芙產品開始由“進口”轉為“國產”。國家藥監局官網也顯示,目前絲塔芙潔面乳、絲塔芙致潤保濕霜、絲塔芙倍潤保濕乳等5款產品的生產企業,已經變為高德美醫藥(江蘇)有限公司,備案時間在2017年至2019年間。
不過,化妝品觀察在“小嵐悅美妝全球美妝代購”店看到,目前仍在售的絲塔芙潔面乳、絲塔芙倍潤保濕乳等產品,產地顯示依然為加拿大,發貨地址為菜鳥保稅倉,產品參數中也沒有標注化妝品備案編號/注冊證號。
而在另一家原名為“絲塔芙直營店”、現更名為“海外環游店”的店鋪里,現僅售有絲塔芙“大白罐”一款產品。在其產品參數中,不僅標注有化妝品備案編號/注冊證號,藥監局也可以查到相關備案信息。該店客服稱,這款產品來自海南免稅店。
這意味著,這些未經官方授權的渠道中,銷售的絲塔芙產品“真假”皆有,普通消費者僅通過外包裝是很難辨認的。
比如,不少博主發文稱,將其在未經授權的店鋪購買了的產品,與正品進行對比,發現主要在瓶身單詞的排版、瓶底印刷、瓶口螺紋等細節存在細微區別。還有博主表示,“從質地和氣味上來看,假的也不明顯,不對比還真鑒別不出來。”
打假維權
美妝品牌集體下場
化妝品觀察發現,目前在小紅書上,“絲塔芙大白罐真假難辨”“絲塔芙真假對比”等相關詞條的筆記依然超300條,發布時間集中在2021年10月至今。此次發布“打假”聲明,彰顯了絲塔芙想要整頓渠道的決心。
截自小紅書
事實上,一直以來,化妝品行業中山寨、假貨泛濫,貨源管控混亂等現象更是屢禁不止。尤其是對于未經品牌授權的渠道,更容易出現假冒偽劣產品。
藥監局官網顯示,2021年,國家藥監局發布了5則關于“假冒化妝品”的通告。不僅如此,根據公開報道,僅去年一年,就有湖南、浙江、廣東、中國香港等多個省份被查出存在化妝品造假窩點,假冒產品涵蓋洗面奶、爽膚水、精華、口紅等全系列化妝品。
“假貨橫行,不止會影響品牌聲譽,消費者乃至美妝行業都會受到影響。”有行業人士直言,假貨成本低、價格低,擾亂了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消費者買到假貨也會喪失對品牌的信任。
近年來,為了讓市場良性發展,不少品牌選擇了主動站出來進行渠道整頓,以打擊假貨。
比如,2020年12月,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韓國品牌美迪惠爾在一起維權案中勝訴。據悉,被告公司因在阿里巴巴1688平臺上銷售假冒化妝品,構成侵犯商標權,被判賠償6萬元。
去年,國產功效性祛痘品牌芙清也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一則推文,直指部分電商平臺上存在產品造假行為。文中提到,芙清部分用戶反饋,其在非官方店鋪中購買的“芙清清痘舒緩精華液”為假貨。對此,芙清通過微信公眾號文章,引導消費者辨別真假產品。
日前,新銳國貨品牌柏瑞美也經歷了相同遭遇,旗下明星產品“后臺保濕定妝噴霧”被造假售假。對此,柏瑞美已采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包括委托律師進行全平臺調查取證,并針對已查實的售假店鋪提出起訴。
“隨著市場監管的加強、電商行業的規范化,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進行打假維權行動,這將讓更多制假售假的犯罪者無所遁形。”上述行業人士如是表示。
2022CiE中國化妝品創新展,將于2022年4月13日-14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創新展設置了4大展館,展出面積達4.5萬㎡,預計專業觀眾超過4萬人,美妝行業的重要客戶,都將匯聚于此。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立即報名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