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護膚品牌啟然母公司官宣易主。
近日,廣東佳兆業佳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佳云科技”)發布公告稱,佳速網絡所持1.35億股公司股份被司法變賣,由昕宇航競得。交易完成后,昕宇航持股比例增至21.31%,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尹杰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根據公告,此次成交總金額為2.62億元,每股價格1.94元。對比目前二級市場股價來看,“新主”浮盈一倍有余——截至12月27日收盤,佳云科技股價為4.46元/股,總市值28.3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佳云科技的主營業務為互聯網營銷及美妝護膚業務,打造了護膚品牌“啟然”。今年上半年,其美妝護膚業務收入4865.85萬元,同比增長55.14%。

▲圖源網絡
針對上述變動,佳云科技表示,不會導致公司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亦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根據公告,佳云科技打造的美妝護膚品牌“啟然”,圍繞“自然”、“純凈”概念。
截至今年6月,“啟然”擁有89個產品SKU,涵蓋包含高原玫瑰補水、牡丹美白、深海抗衰、生椰個護身體、水楊酸祛痘、醫用防護、通勤防曬及周期護理套盒等八大產品系列,產品包括精華油、卸妝油、潔顏蜜、精華水、精華液、精華乳、精華霜、各類面膜等品類。

線上,目前已在天貓、抖音、快手、小紅書、有贊微商城、微信視頻號等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銷售GMV主要由平臺達播、私域變現等方式帶來。
線下,通過開設直營品牌門店向客戶銷售美妝護膚產品,并通過為消費者提供皮膚檢測、面部護理、SPA按摩等服務提升消費者護膚使用體驗帶動產品的線下銷售。截至2024年6月,佳云科技已在廣東、內蒙古、新疆、陜西等十余個省市鋪設自營門店、聯營門店、加盟門店合計99家,積累門店會員12.8萬名。
從佳云科技歷年財報可以看出,其美妝護膚業務漲勢良好。
2021年,啟然線上GMV突破千萬,拓展五大區域16家直營門店;2022年,佳云科技組建抖音自播團隊,自播月GMV突破百萬,創造了新的收入增長點,這一年,其美妝護膚業務收入1967.08萬元,同比增長157.95%;2023年,美妝護膚業務繼續上揚——同比增長270.63%,至7290.55萬元;今年上半年,美妝護膚業務同比增長超50%。
2021年至今,佳云科技美妝業務實現三連漲。按照今年上半年的增速推演,佳云科技美妝業務即將在今年突破億元。
不僅如此,這期間,啟然品牌還曾獲得“抖音電商排行榜-精華油口碑榜TOP1”、“抖音電商排行榜-修護精華油爆款榜TOP2”及“抖in爆款榜-清爽卸妝油爆款榜TOP2”等相關榮譽。
近5折變賣股份/營收縮水九成
雖然近年來美妝業務節節高升,但佳云科技整體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2020年,佳云科技的營收曾達到69.97億元,為近年來的巔峰。這一年起,其營收一路下滑,至2023年,年營收僅剩7.55億元,縮水近九成。
而就在業績達至巔峰的2020年,佳云科技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4436.37%,至-3.68億元,出現虧損。2020年至2023年期間,僅2022年凈利潤為正值,其余年份均為負值。2023年,其歸屬凈利潤為-0.9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佳云科技的業績相較去年同期略有好轉。期內,其營收為10.56億元,同比增長78.04%;歸屬凈利潤為-0.41億元,同比增長32.81%,但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屋漏偏逢連夜雨”,原大股東佳速網絡又深陷商業糾紛。
2023年3月,佳云科技發布公告稱,佳速網絡累計被凍結1.35億股公司股份,系佳速網絡、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兆國際物聯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東莞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所致,而這背后原因是債務問題。
在佳速網絡遲遲未解決債務事項的情況下,其持有的1.35億股佳云科技股份被司法拍賣。
從2024年1月18日起至今,佳速網絡持有的股份經歷了多輪拍賣。公開資料顯示,第一次拍賣的起拍價約5.29億元,而在隨后的拍賣中,價格逐步走低,最終成交價為2.62億元。對比來看,佳云科技1.35億股成交價縮水近一半。
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佳云科技在內,業內不少企業均經歷了各自的危機和轉型。而從佳云科技們的經營中,或可得到一些啟示。
其一,探索新業務,需要面對“等待周期”。
2021年,佳云科技為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嘗試較高毛利的新業態,布局了美妝等新業務,但美妝的盈利周期較長,至2023年,其相關業務仍未盈利。
佳云科技在財報中提及,為迅速打開美妝護膚業務市場銷售渠道和樹立品牌形象,其于2023年以單品牌直營門店、聯營門店和加盟門店等形式,在全國各省市新設立數十家線下實體門店,截至2023年末,已完成了百店銷售渠道體系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美妝護膚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由于部分門店尚處于建立早期,尚未達到盈虧平衡點,公司美妝護膚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探索新業務時,企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和挑戰,最直接的挑戰是,新業務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且在初期可能無法立即帶來收益,這就需要企業能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渡過這一“等待期”。
其二,行業大勢下,“大象轉身”的步伐或需邁得更大一些。
年營收曾接近70億,服務小紅書、天貓、拼多多、快手、B站等一眾知名企業的佳云科技,是互聯網營銷行業的頭部企業。

盡管行業地位如此,佳云科技也曾在財報中透露,于2021年,國家相繼出臺部分行業政策,對游戲、教育、互聯網等行業加強監管,公司部分相關行業廣告主客戶減少營銷投放,削減廣告投放預算,導致公司與該等行業相關的業務量呈下降趨勢,當期收入和利潤不達預期。
至2022年,佳云科技主動削減了互聯網營銷業務規模,而導致公司相關業務收入、利潤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2023年,雖然佳云科技通過裁撤團隊及辦公職場等方式控制成本,但公司互聯網營銷業務在當年還是出現了虧損。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大勢下,企業轉型或需要采取更加大膽和決斷的措施,才能及時立足橋頭。
其三,合規,是企業活下去的“底線”。
近年來,佳云科技曾因多項違法違規問題被證監會下發監管函或罰款。就在前不久,佳云科技因未能及時披露重大虧損情況(于2021年組織舉辦C-LOUD音樂嘉年華項目,該項目導致佳節文化發生重大虧損,至2021年10月末累計虧損7063.24萬元),構成信息披露違法,而被處以120萬元罰款,其他相關人員被罰款合計140萬元。
無獨有偶,于近期被證監會立案的九有股份(佩冉化妝品最大股東)近年來也曾多次觸及“紅線”,譬如,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件,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日常會計核算不規范等。這些,或都是導致企業衰敗的因素(詳見《這家新銳彩妝控股公司被立案!》)。
“合規經營不僅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上述業內人士稱,堅守住底線,才能實現長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