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9日),芭薇股份在北交所敲鐘上市。
至此,芭薇股份順利拿下“北交所美妝代工第一股”,亦成為2024年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美妝企業。上午9:30甫一開盤,芭薇股份股價漲幅超200%,總市值超14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芭薇股份主營化妝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檢測,產品類別涵蓋護膚品、面膜、洗護、彩妝等。目前,其累計服務的化妝品品牌商超過1000家,包括聯合利華、仁和匠心、HBN、SKINTIFIC、丸美股份、凌博士、紐西之謎、谷雨、紅之等。
芭薇股份合作的品牌(部分)一覽,截自芭薇股份官網
芭薇股份順利登陸A股,無疑提振了美妝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信心。
位居美妝代工第一陣營
2023年營收4.69億
芭薇股份的誕生與成長,被視為中國化妝品代工企業整體發展和迭代進程的一個例證。
2006年,芭薇股份成立。至2016年,芭薇股份迎來穩扎穩打的10年。期間,其曾獲評“中國化妝品OEM十大質量領先品牌”,與法國Cosmet’ innov尖端技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等,2016年,其營收首破億元。
這一時期(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消費者對護膚品的需求日益提升,諸多本土護膚品代工企業迎來蓬勃發展期。
2015年至2022年,芭薇股份扶搖直上。期內,其營收從1.17億元上漲至4.59億元,凈利潤也由1225萬元上漲至3804萬元,呈翻倍式增長。2016年,芭薇股份掛牌新三板,進入資本市場。
根據藥監局統計數據,2015-2022年,我國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從4542家,增長至5512 家,并涌現出一批初具規模的代工企業,如面膜加工領域的諾斯貝爾,護膚品加工的芭薇股份、棟方股份,洗護產品加工領域的伊斯佳、澳寶,彩妝加工領域的上海臻臣、珠海神采等。在我國經濟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消費者對化妝品的需求將不斷提高,拉動上游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的增加。
2023年至今,芭薇股份進入精細化深耕階段。2023年,芭薇股份營收4.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115.9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0%。
創立十余年來,芭薇股份在研發、產品檢測、智能制造等多方面構建了核心競爭力。在研發上,芭薇股份自主研發的化妝品配方超6000項。在產品檢測上,子公司悠質檢測擁有化妝品檢測儀器設備200多臺/套。在智能制造上,芭薇股份的“創新中心&智慧工廠”引進真空均質乳化機等生產設備,全面升級乳化工藝,實現料體乳化的高精純度、高細膩度及高品質要求。根據灼識咨詢行業報告,芭薇股份是化妝品代工行業的9家主要參與者之一。
這一時期,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法規條例等約束下,行業汰換加速。
2022年7月1日,《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正式實施,對化妝品的物料采購、生產、檢驗、貯存、銷售、召回等全過程進行控制和追溯,對化妝品企業的生產過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實施后,行業內難以達到生產質量要求及短期無法快速實現調整的品牌商將更多的依托行業內優質化妝品代工企業進行生產,生產設施和生產管理制度更為完善、產能儲備更為豐富的頭部化妝品代工企業有望受益,化妝品代工行業集中度將會提升。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有14個省份的監管層發布了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注銷公告,共計150家企業注銷了《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其中廣東省注銷數量最多,達到88家(詳見《2024年,影響美業的十大趨勢》)。
新零售時代下的三大優勢
新零售時代下,電商渠道發展勢頭迅猛,許多新銳國產化妝品品牌打破了傳統化妝品品牌的運營模式,通過精準營銷,迅速打開市場。芭薇股份也生長出更多能力。
在特色產品方面,傳統ODM模式下,化妝品制造商向品牌方提供的特色產品主要來源于其自身在工藝、配方細分領域的比較優勢。
芭薇股份除了在工藝、配方領域持續投入外,針對特色產品的研發已經外延至化妝品原料端。截至報告期末,芭薇股份擁有28個化妝品原料專利,均為發明專利。截至目前,其已完成“香露兜葉提取物”的化妝品原料備案工作,是行業內少有的完成新原料備案的化妝品生產企業之一。
在新品上市方面,傳統ODM模式下,化妝品制造商經營核心聚焦在配方的沉淀及生產效率的提高。對于新品上市備案環節所需的功效評價測試,主要依賴于外部第三方檢測機構。
芭薇股份是行業內少有的具備人體功效檢測資質的化妝品生產企業,能夠從產品配方研發環節開始,對產品的質量及功效進行持續檢測,新品配方調配完成后,無需對外送檢即可同步進行功效評價測試。其通過將功效評價內部化,能夠縮短新品上市備案周期,助力品牌方打造“爆款”。
在市場營銷方面,傳統ODM模式下,化妝品制造商專注于產品生產環節,而產品的市場推廣則主要依賴于品牌方。鑒于部分新銳品牌發展初期市場影響力不足,芭薇股份在參加天貓超級品類日等渠道活動過程中,通過介紹自身代工的明星產品,主動為品牌方引流。
同時,芭薇股份“創新中心&智慧工廠”為品牌方提供了涵蓋護膚、洗護、彩妝等品類的選品中心,設置了生產車間、檢測實驗室觀光通道,開放了業務洽談室及直播區,為新銳品牌方提供了涵蓋選品、生產、檢測、帶貨全流程的推廣素材,通過透明化,增強體驗感,助力品牌方打造“爆款”。
美妝代工奔向600億+
據灼識咨詢預測,未來,隨著新興化妝品牌產品放量,將拉動我國化妝品代工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2022-2025年,我國化妝品代工行業規模有望從434.1 億元增長至622.9 億元,實現 12.7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在化妝品制造領域,當前行業內主要存在企業自產和代工生產兩種模式。其中,代工模式主要細分為OEM、ODM 模式。
全球代工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科絲美詩、韓國科瑪、瑩特麗占據外資化妝品代工市場第一梯隊,國內代工市場中,諾斯貝爾是面膜ODM龍頭,嘉亨家化在化妝品、家庭護理產品OEM業務上具有行業競爭力,芭薇股份在護膚品ODM領域具備一定市場規模及優勢。
從化妝品制造商的地域分布看,我國化妝品制造環節在長三角、珠三角形成了優勢聚集區。根據中國香化協會公布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截至2021 年 8 月,國內化妝品生產企業已超 5,600 家,主要集中在廣東(3,128 家)、浙江(571 家)、江蘇(327 家)、上海(236 家)、山東(191 家)、福建(114 家)等省市。
其中,廣州市被譽為“化妝品代工之都”,截至 2021 年,廣州市擁有各類型化妝品代工企業 373 家,排名全國第一。芭薇股份,便是廣州軍里的一員。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雖然目前芭薇股份在經營規模、資金實力、營銷資源等方面尚弱于同行業龍頭公司,在大規模承接大型項目、擴大生產經營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勢;但作為水乳膏霜類護膚品的ODM龍頭,2022年在同業公司業績多數下滑的情況下保持逆勢增長,體現出芭薇股份在護膚品代工領域的強勁實力。
在研發上,芭薇股份研發費用低于青松股份,與嘉亨家化相當,研發費用率僅次于伊斯佳,與科瑪股份相當。在專利數量上,其專利儲備高于伊斯佳、 科瑪股份,低于青松股份、嘉亨家化。在發明專利數量上,公司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在產品備案上,芭薇股份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作為護膚品ODM領域細分龍頭,芭薇股份的未來成長性與盈利能力相比同業均具有一定優勢。這點,從其首日股價漲幅即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