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在化妝品行業,悄然刮起一股傳統型店鋪轉型升級做進口品之風。
理由很簡單,一是消費升級趕上進口品風潮,消費者對進口品的需求不斷提高,進口品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趨勢;二是國貨市場亂,這主要表現在渠道亂、價格亂,導致終端普遍打折,大大壓縮了利潤空間,進口品雖然利潤率相對較低,但因價格體系相對穩定,反而能保證不錯的利潤額。
于是,不少化妝品店“趁熱打鐵”升級店鋪,轉型做進口品,甚至一些代理商也紛紛入局,然而,問題也隨之暴露。
四川零售新青年、單色貓連鎖創始人馬濱就曾提到,因為看到不少新青年同學都在開進口品店,便一度有些盲目地引進進口品,結果便是原有的消費者大量流失,同時,資金壓力也陡然增加……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定位問題,顯然,不盲目跟風,結合區域消費者情況調整貨品結構才是“正道”。那么,就進口品而言,傳統國貨店在選擇、引進進口品時,該怎么選呢?找貨君采訪了單色貓、蒜苗、拾美屋等知名連鎖代表,為大家總結了3招避開雷區的建議。
Tips1:不懂進口品時 先從爆品入手
傳統店鋪在一開始操作進口品時,普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掌舵人不懂進口品,或者不擅長經營進口品。
這也不難理解,引進進口品既要嚴格把關資質、各類證件,還要考察品質、海外市場口碑,這對不少習慣了與本土品牌打交道的店老板而言,需要時間學習、適應。
對此,四川蒜苗連鎖總經理陸永峰就曾坦言,一開始自己對進口品并不是特別懂,只能一邊招募組建懂得進口品的買手團隊,一邊學習進口品知識,而基于當下市場需求,陸永峰決定先從易操作的名品、爆品入手。
在蒜苗系統內,根據門店選址的不同,進口品占比從5%~30%不等,多為名品爆品,且價格帶從大眾到高端基本覆蓋。高端包括雅詩蘭黛、迪奧、嬌韻詩、奧碧虹、Whoo后(點擊對接)、蘇秘37°(點擊對接)等,其中線上線下都熱賣的Whoo后天氣丹套盒、蘇秘37°水漾清潤套盒就是主打,大眾價位的主要集中于面膜、卸妝、潔面等基礎品類,如美迪惠爾(點擊對接)、春雨(點擊對接)、JAYJUN(點擊對接)、RAY(點擊對接)等網紅面膜,以及幾乎所有店都在售的貝德瑪卸妝水(點擊對接)、悠宜溫泉卸妝水(點擊對接)等。
而這些,顯然能為主打體驗和環亞系品牌的蒜苗完善貨品架構,并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同時,適當引進名品爆品對店鋪資金要求并不高,適合初期操作進口品的國貨店。
Tips2:進口品要與主營本土品牌“兼容”
已經在進口品道路上“摸爬滾打”了一輪的單色貓,在操做進口品方面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新引進的進口品牌與原有貨品體系相融合。
在馬濱看來,一方面,定位和價格體系不能和主營國產品牌懸殊太大,另一方面,品牌要有獨特的賣點,最好能夠提供體驗服務,幫助門店增強顧客粘性。
其中主打“綠豆發酵美膚”的高麗雅娜綠豆就是代表,除了自然發酵記憶點外,綠豆還打造了以“nokdu皮膚管理中心”為代表的體驗營銷項目,給顧客提供專業韓式按摩手法,為門店實現深度鎖客,而100~300元的價格帶也符合店鋪主力消費者,容易引導轉化。
此外,還有主打抗皺抗衰的韓國護膚品牌茵葩蘭(點擊對接),不僅品質得到消費者認可,也能保證一定利潤,因而成為店鋪的主推進口品牌。
同樣的,四川甘孜阿壩地區龍頭連鎖拾美屋在引進進口品牌時,就首選了來自美國加州的天然護膚品牌嘉莉比奧(點擊對接)。拾美屋采購負責人彭海認為,一方面,嘉莉比奧擁有獨特的定位——牛油果護膚世家,另一方面,嘉莉比奧十分擅長組織沙龍會以及會員活動,為門店帶來更多增值服務。
目前主營品牌的定位和客群消費能力,也是拾美屋選擇進口品的重要參考之一。例如,拾美屋基于系統內丸美的經營情況,分析該品牌消費者具備一定的眼部護理意識和相對較高的消費力,因此引進法國第一眼部護理品牌克莉絲汀·伯頓(點擊對接),克莉絲汀·伯頓在價格帶上整體略高于丸美,品質和背書也有保證,消費者自然更容易接受。
Tips3:中高端、功效型進口品是趨勢
隨著終端進口品越來越多,不少店主表示,中高端、功效型進口產品更受青睞。擁有30多家門店的陜西美之嬌/美之約連鎖副總經理鄒慶雷就看好中高端、功效型進口品牌。
據其介紹,美之嬌/美之約一直是以國貨經營為主的傳統型店鋪,目前正處于轉型之中,鄒慶雷因此也不斷物色、引進進口品。“通過一段時間的數據觀察,我發現中高價位、有功效的進口品更好賣。”鄒慶雷說道。
實踐出真知,這也是鄒慶雷目前的主要選品方向之一。在前不久舉辦的西安找貨巡展上,經過一番對比,鄒慶雷對主打有機護膚的德國柏琳(點擊對接)和樹液護膚領導品牌MAY COOP枚柯(點擊對接)表達了合作意向。
其實,據彭海表示,目前拾美屋也在引進這類中高端進口品牌,來自寶島臺灣、主打高效能抗敏抗衰的蓓慕(點擊對接)就已合作。
而終端之所以有如此品牌需求,毫無疑問與消費升級以及消費者護膚意識的提升有關。總之,傳統型店鋪無論怎樣轉型,其選品的核心邏輯永遠繞不開消費者需求。
品觀找貨(點擊進入),為更高效的化妝品供需對接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