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開化妝品店的都知道,一線城市不太適合化妝品店的發展,因為一線城市幾乎是百貨專柜和絲芙蘭等高端美妝渠道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屈臣氏、萬寧等“強敵”的必爭之地,廝殺可謂十分激烈。
要說目前在一線城市較為“滋潤”的國內連鎖,妍麗或許是為數不多的代表。不過,找貨君最近發現,在上海靜安寺附近的百貨里,有一家叫“Blue lemon”(藍檸檬)的進口化妝品店,也有著不錯的口碑。據了解,藍檸檬目前雖只有6家店,但年銷售額可達到2600萬,而且這家店只開在上海、北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
這家店到底什么來頭?為何只在京滬開店?又是怎樣生存下來的?找貨君將為你一一揭秘。
定位日系美妝集合店,90%皆“日貨”
從外觀來看,藍檸檬與一般化妝品店無異,但去過日本藥妝店的人進店后就會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尤其是在陳列布局方面,藍檸檬以開架自選為主,貨品琳瑯滿目,產品瓶身上還有很多花哨的標簽貼。
事實上,藍檸檬就是一家主打日系化妝品的集合店,創始人張偉宏表示,系統內日本貨品占比在90%左右,而其中,化妝品又占絕大比重。
站在店門口,正對著你的是石澤研究所毛孔撫子系列的圓形雙層堆頭,該品牌一直是日系代購圈的熱門品牌之一,主打的大米面膜火到經常處于斷貨中,旗下小蘇打潔面系列也火遍社交網絡,經常被美妝博主、達人們“種草”。
而這個雙層堆頭顯然由品牌方提供打造,不僅能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產品,還能更好地展示品牌形象,并增強店鋪的“日系感”。
店內除了主營石澤研究所、urara、KOSE、芙麗芳絲、嘉娜寶、城野醫生、蜜濃、SANA、肌美精、kiss me、娥佩蘭等常見的日系化妝品外,還有不少代購圈火爆的日系生活用品,如口服酵素、防塵口罩、快速去污清潔劑、小林暖寶寶貼等。對此,張偉宏表示:“創立藍檸檬的理念在于,想把日本精致、極簡的生活方式帶到中國。”而這,恰好也是藍檸檬打造差異化的關鍵。
之所以如此定位,這也與張偉宏本人是日本華僑的特殊身份和經歷有關。據張偉宏介紹,1991年移民日本后,一直在日本生活,之后就職于日本知名藥妝連鎖店COCOKARA FINE,幫助公司在上海成功開出第一家中國區店鋪,并創造單月銷售220萬的成績。
這些履歷與經驗,便是張偉宏創立藍檸檬的“籌碼”。
選品:日本優質原裝進口+本土網紅爆品
正因為有經營日本藥妝連鎖以及成功開店的經驗,藍檸檬不僅定位相對獨特,在選品方面同樣具備優勢。
據張偉宏透露,結合多年在日本藥妝連鎖建立的供應鏈資源,目前藍檸檬在選品方面主要遵從兩大標準:
一方面,不斷引進日本本土知名品牌,張偉宏表示,除了我們熟知的COSME大賞,日本本土亦有許多專業美容榜單,會將許多小眾、優質的品牌逐步引進國內。
另一方面,為迎合本地消費者喜好,積極搜集、引進各平臺暢銷產品、網紅爆品。
對此,張偉宏也成立了專門的買手團隊,一部分負責跟蹤、引進日本優質品牌,如資生堂、石澤研究所、明色、DHC等,另一部分負責關注淘寶美妝、小紅書等社交電商平臺,對接當下最火爆的產品,如怡思丁安瓶、美迪惠爾面膜、貝德瑪卸妝水等。
同時,基于日系彩妝相對較弱的現狀,張偉宏采取“多方補足”的策略,即引進與整店調性一致的彩妝品牌,“這方面我們還在不斷摸索中,既要滿足形象、調性統一,還要能保證利潤空間。比如國產優質藝術彩妝瑪麗黛佳,就比較契合我們的調性,在店里的年輕消費群中口碑也很不錯。”
此外,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購物體驗,張偉宏也十分注重品類的豐富。“日本藥妝店可以銷售藥品,但在中國不行,但消費者對美容保健的需求卻都一樣。”因此,張偉宏引進了澳洲知名口服美容品牌Swisse、美國藥劑師推薦品牌天維美等,作為藥品的補充品類。
對于開店只開在上海、北京,張偉宏表示,此舉意在強化供應鏈優勢。“許多品牌的總部都在上海、北京,將店鋪設在這些城市可以更直接地與品牌方對接,在動銷活動、物料支持等方面,能獲得更好的資源和支持。
談及接下來的發展,張偉宏表示會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發掘更多在中國知名度不高的日本進口品牌,“我們要在貨品上拉開與其他店鋪的差異,我們應該是日系產品方面的引領者,而不是市場上爆品爆款的跟隨者,要真正做到將日本的品質生活帶給中國。”張偉宏說到。
附部分藍檸檬系統熱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