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寧夏石嘴山平羅縣,李宗平創立了舒顏日化。12年時間里,李宗平將舒顏日化細分成以中高端人群定位為主的舒顏名品,和以大眾消費人群定位為主的舒顏越彩,將店鋪擴張至4家連鎖的規模,提升了店鋪品牌力與周遭消費人群覆蓋力。
擁有12年歷史的舒顏日化之所以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店內面膜品類的改造不無關系。李宗平坦言,如果將目前已有的面膜品牌全部砍掉,將會影響店內30%的銷售份額。
有趣的韓妙:助力12年老店升級
提到李宗平對面膜品類的改造,2014年是一個無法繞過的時間節點。
2014年以前,李宗平店內的護膚品類占比40%,而彩妝品類占比將近60%。其中,護膚以奧洛菲、夢迪莎等國產品牌為主;彩妝則以謎尚、潘多拉等進口品為主,面膜并沒有作為重點品類進行推廣。
對此,李宗平表示,當時面膜代理商走一批換一批,合作不穩定,并且面膜的價格也較為低廉,對店內利潤影響不大,因而缺乏將面膜這個品類作為主營品類打造的意識。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4年,中國面膜市場的規模從80億元增長到164億元。面膜市場呈現出的巨大潛力,令李宗平嗅到了商機。
李宗平發現,“面膜市場升級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升級了,價格不再是引導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主導因素,消費者開始關注起產品的知名度、材質、外包裝等多種元素”。
從2014年開始,李宗平開始正視面膜的存在,將面膜作為品牌來打造。為此,他陸續引進韓妙、一葉子、菲詩小鋪、春雨等多個知名品牌面膜,將店內面膜占比提升到20%,這其中,表現最為出色的就是韓妙。
究其原因,李宗平認為具體有三點。
首先,韓妙品質有保障。作為國內首批獲得美白特證的“植物美白”面膜品牌,韓妙背靠母公司廣州從容化妝品有限公司15年的面膜研發經驗,足以讓終端門店放心推廣。
其次,韓妙產品系列豐富,無論是產品的研發速度,或者是包裝設計上,更新換代都比較快,“有顏、有料、有趣”的產品定位,能夠滿足年輕消費者追求新奇、體現個性的需求。
最后,韓妙的體驗做得非常好。眾所周知,膜布作為直接與肌膚貼合的材料,對消費者護膚體驗的影響是最直觀的。“韓妙品牌方入駐化妝品店之前,會就膜材的成分和特性,現場為化妝品店老板做出展示,體驗效果令人信服。”
李宗平同時也透露,今年雙11大促,店內的面膜銷售額較去年增長了30%,韓妙穩居面膜品類第一。
好賣的韓妙:1場活動4小時銷售額破萬
一個品牌賣得好,只依賴于化妝品店或是品牌單方面的努力,顯然力量有些單薄,而韓妙之所以賣得好,正是舒顏日化與韓妙共同配合的必然結果。
從李宗平的角度來說,舒顏日化起到的更多是一個教育消費者的作用。他認為,盡管面膜已成為舒顏日化不可或缺的主營品類,但消費者對面膜的使用習慣依然需要被培養。
“實際上護膚是一個長期過程,有些消費者覺得季節濕潤,不需要敷面膜,等到換季了皮膚干燥,才會想起敷面膜這件事。像這種臨陣救場的護膚習慣,顯然對肌膚起不了一個根本呵護的作用。”李宗平說。
為此,在李宗平的店里有個習慣,顧客進店之后,先拍一張使用該品牌面膜之前的照片,敷完面膜之后,再拍一張對比照片,兩相對比,一方面可以觀察面膜產品的功效,另一方面,對于培養消費者的護膚習慣來說,也是件好事。
同時,為了有針對性地滿足消費者的護膚需求,李宗平會教導店內BA,在售賣面膜時要進行組裝搭配,補水保濕、美白、舒敏等系列進行集合使用,為消費者量身定制一套全面的肌膚解決方案,以滿足消費者的護膚需求。
而韓妙也充分發揮對化妝品店的動銷支持能力,在今年6月份的一場縣城商場推廣活動中,不僅給予現場體驗面膜的大力支持,供消費者免費試貼,同時還在現場展示面膜膜材的超越性能。
短短4個小時下來,韓妙一場活動銷售額就突破10000元大關。
李宗平表示,如今面膜市場的品牌競爭十分激烈,每天打開手機都能看到不同品牌的推廣信息,但激烈的競爭形勢一定會促使面膜走向功能細分化與差異化。而韓妙作為始終能夠敏銳洞察消費者喜好的面膜品牌,勢必將會助力舒顏日化邁向下一個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