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落下帷幕。在為期6天的展會期間,歐萊雅、愛茉莉太平洋、聯合利華、漢高、花王等國際化妝品、日化巨頭,在服飾服裝及日用消費品展區用新品牌和新技術賺足了眼球。
隨著進博會的召開,中國將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發展自由貿易。因此,現場除了有玲瑯滿目的產品展出,我們也從4萬平方米的展廳中窺見了最新的進口品趨勢。
也許沒到現場你的早就充滿了好奇,別急,我們用26張大圖帶你穿越回現場。往下看!
多個新品牌首發 誰的勢頭最猛?
此次參展的日化企業中,法國歐萊雅集團以近600平方米的展臺面積以及21個展出品牌,引來大量參展人員的“圍觀”。
除了展臺面積大、展品多,歐萊雅集團還在3天內向中國市場首發了3個新品牌,包括由貝克漢姆創立并主理的潮流理容社群品牌HOUSE99,在電商渠道首發、定位大眾藥妝的適樂膚(CeraVe),以及與適樂膚一樣由收購而來,將于明年借電商渠道進入中國、主打肌膚修復的醫學護膚品牌勃朗圣泉。
由此,歐萊雅集團將在男士及醫學護膚品領域,組建起更為完整的品牌矩陣,滿足不同領域消費者的細分需求。
另一大巨頭聯合利華的個人護理用品展區也有不少“新面孔”。包括2017年斥資27億美元收購其母公司的韓國化妝品牌AHC,針對有抗初老需求的年輕女性推出的輕奢護膚品牌K-BRIGHT,英國銷量第一的護膚品牌Simple,以及去年收購、創立于英國的保健品牌Pukka Herbs等。
“聯合利華在變革”,聯合利華電商渠道負責人告訴我們,聯合利華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品牌,但在中國市場,美妝和大健康品類是主推品類,這也符合當今主流趨勢。
本次聯合利華展出的品牌大都以跨境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既有跨境貿易也有一般貿易的韓系護膚品牌K-BRIGHT,不排除之后會進入CS店渠道的可能。
有趣的是,我們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也發現了化妝品牌的身影,它們是由強生帶來的OGX、李施德林、露得清、城野醫生、Aveeno,以及今年全球同步上市的高端嬰兒洗護品牌Petite Planet六大進口品牌。
其中,新品牌Petite Planet從全球臻選出經證實有效的嬰兒護理成分,首推多效修護膏、舒緩按摩油、舒潤蓓護霜、滋養盈潤身體乳和凈潤均衡洗發沐浴露5樣產品,并首選電商渠道試水。
私人定制、肌膚測試服務受關注
除了新品牌和新產品,在本屆進博會上亦有多樣新技術和智能設備亮相。
在歐萊雅彩妝品牌展示區,一臺粉底液定制機器引得眾人圍觀。通過專業儀器采集用戶膚色后,這臺機器便可當場調制出相應色號、質地和遮瑕度,符合消費者個性化特點的粉底液。據悉,該產品去年起已在意大利、美國和英國上市,目前歐萊雅也在為將其引進中國做努力。
此外,歐萊雅還展示出Modiface美妝鏡,其虛擬試妝技術可以實時將不同化妝品的效果添加到攝像頭采集的人臉畫面上,實現一鍵換妝。而另一區域的自動化妝機Cobotics能準確識別模特五官,實現精準上妝。
同樣在日化館,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攜旗下知名品牌雪花秀、蘭芝、悅詩風吟、赫妍和呂共同亮相,并首次在海外市場展示集合了loT物聯網技術和3D打印技術的定制面膜技術。消費者可通過專業的肌測儀分析出肌膚類型和肌膚問題,現場配比并定制精華液,最后,再根據顧客的三維面部形象,利用3D打印機現場定制面膜。
同樣吸引了大量目光的還有蘭芝雙色唇膏的“私人定制”服務。自2016年問世至今,蘭芝雙色唇膏在全球已銷售超過370萬支。而在今年8月,這項雙色唇膏“私人定制”服務率先在韓國首爾明洞的蘭芝門店推出,它由色彩管理專家對顧客膚色進行分析,從約700種色彩搭配中找到最匹配顧客膚色狀態的那一種,為消費者帶來更為精準和個性化的美妝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品牌新穎的定制技術,我們也在花王的珂潤品牌,以及強生旗下的Dr.Ci: Labo城野醫生親研展位上看到了不同種類的肌膚測試儀。
據了解,Dr.Ci: Labo 6D肌膚測試儀運用了強生多年的醫療護膚創新科技,由真皮層肌膚探測區和保濕探測區組成。該儀器整合自30萬真實用戶肌膚狀況,首次將大數據處理與新零售相結合,只需用戶2分鐘的測試,即可得出超過10頁的肌膚全方位診斷方案。同時更配有擁有日本國家美容師資格認證和超過8年日式肌膚管理的專家協助,進行報告解讀。
結合Dr.Ci: Labo CRM皮膚管理系統,用戶可根據線下診斷結果,隨時隨地在線上Dr.Ci: Labo天貓海外旗艦店咨詢日式護膚專家。Dr.Ci: Labo會持續保留肌膚報告,用戶第二次測試時,可將最新報告與上一次進行對比,判定肌膚改善情況。此次在進博會上展示后,消費者不僅可以前往位于上海思南公館的品牌體驗中心體驗,未來,該儀器還可能登錄更多城市的Dr.Ci: Labo品牌旗艦店。
而珂潤方面則表示,早前品牌也推出過肌膚測試服務,但因消費者反響不好撤出。如果今后這方面的市場需求很大,珂潤會考慮再次推出肌膚測試服務。
跨境購成外資集團試金石
本屆進博會中,不少品牌及產品都采用了跨境購的方式試水中國市場。
我們在強生展區就看到了在露得清海外旗艦店有售,但還未進入一般貿易的維A醇系列產品。據強生負責人表示,露得清曾因其潔面產品被大眾熟知,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部分中國消費者對于露得清的品牌印象還停留在過去。
實際上,在美國市場,露得清不僅品牌知名度較高,且擁有針對不同肌膚狀況的多條產品線。通過跨境貿易等方式,露得清希望用更快的速度將海外爆品引入中國;而在中國市場試水成功的商品,則將會為品牌線下渠道SKU的選定等其它市場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聯合利華及漢高身上。有報道指出,聯合利華在進入中國市場的30多年里只引進了不到30個品牌,這次則要通過跨境購來試水中國市場,并根據消費者需求迅速做出判斷,讓合適的品牌走近大眾生活。
比如集團旗下的美國沙龍洗護發品牌NEXXUS就在2個月前開出了海外旗艦店,現在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已經能看到產品相關測評和分享。
也許,一瓶均價在200元左右的洗護產品對于曾經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昂貴,但“既然卡詩這樣的高端洗護品牌都有消費者需求,我相信中國中高端洗護的市場空間不會小”,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而漢高本次展出的來自瑞典、德國、意大利的7個進口品牌,也分別在身體、口腔護理和洗護3個品類中屬于中高端品牌。展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漢高的品牌進口業務還在起步階段,目前線下渠道布局以屈臣氏為主,但也在考慮高超等與品牌定位相符的渠道。接下來,漢高會引進更多的高端日化產品,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漢高的好品牌、用上好產品。
日企謹慎依舊 韓妝顏值當道
除了有不少新產品和新技術,我們在進博會現場也看到了不少極具特色的日韓品牌和醫學護膚品牌。
日企花王展出的珂潤、索菲娜、凱朵(KATE)、芙麗芳絲4個化妝品牌雖然都是“老面孔”,但索菲娜新上市的iP土臺美容液的現場講演和體驗,讓更多人近距離了解和感受了索菲娜品牌。此外,芙麗芳絲今年官宣了代言人——歌手田馥甄,以及凱朵(KATE)在本月1號剛剛簽下的代言人彭于晏,都是為了加深與消費者的交流互動。
此外,在服飾服裝及日用消費品館內,我們也看到了多個視覺沖擊力強、場景感十足的“小而美”展位。
美迪惠爾面膜墻
日本POLA
韓國仙人掌品牌Huxley
有趣的是,同樣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我們還發現了樂敦制藥旗下的6個化妝品牌展出。不難發現,這些品牌都是“網紅”產品,但或許因為太低調,同時展區位置較偏,前來了解的人并不多。
最后,除了外資企業帶來的諸多國際品牌,諸多中資進口品也在此次進博會上驚喜亮相。
上海家化2017年收購的母嬰喂哺類品牌——TommeeTippee湯美星,在此次進博會上帶來了兩款擁有多項創新科技的明星單品:Closerto Nature仿若親哺奶瓶及Anti-Colic感溫防脹氣奶瓶。數據顯示,目前湯美星已占據英國嬰童用品市場超過40%的市場份額,是該品類品牌中的第一名。
除此之外,紅道旗下Oneleaf Tokyo、Ms.Su、Cosmetea,澳希亞旗下HOLA赫拉、格蘭瑪弗蘭等品牌也參與了本屆進博會。
其中,受商務部邀請參展的澳希亞集團將澳洲風味原汁原味地搬到了現場,情景化再現格蘭瑪弗蘭、赫拉、赫拉寶貝三大澳洲原裝進口品的異國風情,澳希亞展館因吸引眾多參展商前來打卡拍照,還因此登上了人民日報。
在離開的時候我們了解到,看到今年進博會的火熱,以及中國市場對于進口品開放、包容的態度,明年將會有更多的化妝品及日化品公司參展。我們明年見!